在地實驗—三十年始終桀驁不馴關注「科技」與「不明狀態」







訪談與文字整理I陳品伊



11–12–2024

︎ 專題
︎ 20 Something

在地實驗—三十年始終桀驁不馴關注「科技」與「不明狀態」

Etat— Thirty Years of Unyielding Focus on "Technology" and the "Unknown"

Etat


在地實驗九零年代:對於不明狀態抱持極大的好奇




[在地實驗]成立於1995年2月28日,創始成員包含黃文浩、陳愷璜跟趙文琪,成立地點位於黃文浩台北市建國南路的自宅。[在地實驗]的英文命名「Etat」是由法文字根'etat而來,有國家或者是狀態的意思,將[在地實驗]的中文名稱與Etat放在一起解讀,有處理「何謂國家,何謂主體,何謂狀態 1」的內在意涵。九零年代的台灣,在解嚴之後,許多藝文替代空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紛紛在初獲自由的年代表達自我主張,替代空間大都是由藝術創作者所組織,為的是在主流之外發表自身的創作,但在地實驗卻不是走這個路線。根據1995年11月臺灣時報的報導,報導上的摘要寫著「在地實驗不是替代空間,像伊通公園、新樂園,當然更不會是畫廊,那在地實驗要做什麼呢?」 2

自1996年起,[在地實驗]發起一系列「人文論談」講座,邀請的都是三十幾歲剛從歐洲留學、念完學位回來的知識分子,暢談包括哲學、美術、劇場、舞蹈、攝影與建築等各種人文新知。那為什麼要辦這些論談?當時活動的策畫者陳愷璜在簡介影片中解釋道:「因為我們發現我們對於自己所處的時代,並不是那麼地清楚,所以我們試圖藉由數十位各行專業的朋友所了解的人文片段,更準確地掌握時代的特質。我們並不把它視為富有人文使命的作為,而應該是一個找到出口的過程。揭露思考,在『遭遇』中帶出同儕間的成長要見,提出未來可能的議題。」 3



在地實驗「人文論談」時期,圖片由在地實驗提供。

在地實驗「人文論談」時期,圖片由在地實驗提供。

「人文論談」持續於1996年至1997年之間,一開始使用錄音再轉成逐字稿的方式紀錄;不過在一次黃海鳴花了六場論壇才談論完其博士論文,[在地實驗]被其所產生的高昂逐字稿整理費用所震撼之後,當時具有廣播電視背景的成員之一張賜福,就提出不如把經費投入在影音攝錄設備的添購上,才開始日後持續以影像作為紀錄的方式。影像紀錄之後,在地實驗也架設了網站etat.com 4,並將紀錄影片都上傳到網站上留存,讓[在地實驗]的網站在文字之餘多了影像的紀錄。因此到了1997年三月的破報,是如此介紹[在地實驗]:「它的動機來自於黃文浩提出,整理記錄臺灣藝文生態的想法,他們有興趣的範圍包含小劇場、地下樂團、美術界跟常民文化等等,透過影片、文字、圖像來記錄,另外以電腦網站作為紀錄發表的管道。」 5 直到今日,這些為數量眾多的紀錄影片還被妥善保留著。

etat.com在地實驗網站初期樣貌,圖片由在地實驗提供。

到了1998年「網路電視台」上線,延續黃文浩一慣的主張「不做電視臺報導的人事物」,「網路電視台」仍舊僅報導當時沒什麼媒體會關注的次文化,同時因為編輯臺採去中心模式,沒有所謂主編而是採共同編輯形式,因此對於在地實驗發布的新聞有興趣的人皆可以主動聯繫,經同意後, 此報導者即可以帶著[在地實驗]的機器去拍攝,並且經由自己剪輯、自己寫文字稿、自己上架,形塑一個很有機的內容產生機制。曾任在地實驗媒體劇場負責人的葉杏柔,就其對「網路電視台」累積檔案經過深入探究後,給出了一段見解:「如今看來它的面向會很廣,而且都有所謂的偏見,所以會非常的鬆散,但是它的光譜相對是很廣的。同時,它就也一個逐漸知道自己的位置,站得更清楚地就是要面向社會,而且是面向前所未有的網路科技社會,也就是數位文化的這個議題。它將藝術現場影像記錄下來,而且丟到網際網路上面,再透過這個媒介去探索未知,因為不會知道誰會看得到,誰會進而來接觸、討論哪一些事情。」 6


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節錄畫面,圖片由在地實驗提供。

然而[在地實驗]不只想做紀錄與報導者,在1999年的訪談資料當中,黃文浩談及有意識地想要轉型:「如果質量問題一直沒有辦法處理的話,反而由在地實驗去幫助其他人處理他們的問題,最後呈現的面貌會比較好,這是我目前看到的問題。在這裡面,我會覺得說不管是地下音樂、劇團、裝置藝術、美術、電影都是一樣,我覺得應該是對有潛力、有未來性的團體,我們盡量站在協助的角色,去幫他們建立他們的論述或自己的表現空間,我們來支援技術和提供建議,會比我們浮面地報導來得好。接著,下一個目標就是幫他們建立英文版,打開國際的窗口。」 7 在「網路電視台」上線後的第二年,[在地實驗]即反思如何優化作品製作的問題,並且思考作品需要被國際看到的策略,而不僅是作為旁觀者。這些思考都有助於在地實驗在未來一步步成為有能力創作與製作藝術作品、策劃並執行展覽的團隊邁進。


千禧年後的數位藝術轉向




[在地實驗]從1995年創立開始,經過了五年的嘗試與定位,在2000年加入了新成員聲音藝術家王福瑞後,他們開啟了一個創作導向的團體名為「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目標在進行具創造性的互動裝置創作與技術探索, 結合黃文浩視覺與裝置藝術背景、張賜福的硬體技術能力、王福瑞實驗音樂專長,他們開發了的第一個作品《黃色潛水艇》 8。靈感來自於2000年汐止因為颱風淹大水,11月1日當日全市有八成面積被水覆蓋的狀況,《黃色潛水艇》想像一個被水淹沒的城市會是怎麼樣子。秉著讓創作走出白盒子的想法,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讓作品乘載在行駛的黃色計程車裡,當觀眾在計程車後座乘坐時,就能從車窗外看到魚兒在台北市區游。這創作概念與今日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可達成的效果十分相似。

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2001年《黃色潛水艇》,圖片由在地實驗提供。

「那時候我們本來雄心壯志,認為說台灣藝術史裡面,我們幾乎都是踩著別人的腳步前進,別人有什麼主義,我們就跟著什麼主義,從日據時代開始都是這樣。當時我們就覺得數位藝術是唯一一次跟全世界起跑點一樣,不用再跟著別人的主義走,什麼後現代什麼都不用跟,就直接走了。」黃文浩敘述2000年開始做數位藝術創作的雄心壯志,但也坦言後來發現當時太樂觀,因為在持續追蹤國外的新媒體藝術發展後,發覺國外是有意識地在發展,一開始起跑點也許差不多,但很快連國外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不過當時初探新媒體藝術的台灣藝術圈,正需要有先驅策劃引進相關展覽,在地實驗除了做創作也作策劃,受北美館及國美館等官方美術館委託,擔任了2003年「異響/Bias聲音藝術展」與2004年「漫遊者: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的策展單位,成為台灣第一批策劃與製作聲音藝術與數位藝術的展覽團隊。「在漫遊者之前之前,台灣大型的數位藝術展不知道怎麼做,也沒人做過,那要怎麼去找人組隊?那時候阿福 9 剛好在念北藝大科藝所,他們班是第三屆,豪華朗機工就是當時的同學,所以他把班上的人全部都召集起來幫忙,學習處理設備、處理國外藝術家的後台要求,就這樣子做出來,這批人後來就是台灣現在最活躍的科技藝術家。」黃文浩回憶當時建立起大型科技藝術展覽基礎知識的狀況。

接著,台北市政府有意成立「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並在2006年先組織了「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籌備處,由[在地實驗]承辦「台北數位藝術節」以及籌備處的營運。三年後「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於2009年正式啟動,在地實驗團隊另籌組「數位藝術基金會」作為營運單位,在成立之初以數位藝術的「研發、實驗、創作、育成、交流」作為宗旨,亦策劃辦理每年度的台北數位藝術節,直到台北市文化局在2017年三月收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易主營運單位。

自2006年至2016年期間,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每年最主要的工作即是舉辦台北數位藝術節,擔任執行長以及藝術節策展團隊成員的黃文浩仍然維持一貫的理念,即藝術節的策劃架構延續在地實驗的去編輯台概念,不以單一策展人為主,而是採取集結眾人智慧的「黑克松」(hackathon)模式。「那時候就有自覺我們不會給單一策展人,我們一定是策展委員會,我們一開始的作法就不是英雄主義式的。」

此外搭配著藝術節而推出的「台北數位藝術獎」,透過徵件鼓勵台灣藝術家以「數位」為主要媒材創作,以互動裝置、聲音藝術、數位音像、網路社群,甚至是後來推出的數位藝術評論、數位藝術表演等各種形式,實現數位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成果,並且培育本地的新興科技藝術家。「現在最活躍的科技藝術家,基本上都是台北數位藝術獎出來的,台北數位藝術獎大都是他們得到的第一個大獎,從此為基礎再發展下去,所以我們就從這個過程裡面知道台灣的生態系要怎麼建立。」黃文浩對於2017年台北市政府不再續約,氣憤且無奈地表示這樣是推翻了已經建立的生態系,並將整個台灣數位藝術發展脈絡切斷,而導致現在的科技藝術家在台灣就沒有表現的舞台了。


2013年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一部動畫》,李亦凡,圖片出處為2013年台北數位藝術節網站。


2014年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Afterlife Ver. 2.0:生命的來來去去》,鄭先喻,圖片出處為2014年台北數位藝術節網站。

2015年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The Fellatio Modification Project》,顧廣毅,圖片出處為2015年台北數位藝術節網站。

早期[在地實驗]對於本地次文化活動的關注,在經營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時期也沒有消失,轉向是利用更多的資源、更大的媒體曝光度擴散出去。黃文浩說:「我們一直在做的就是要跟本地生態系連結,要把這個生態系擴大,並且多元、開放,不要僅用既有的藝術定義去看。所以後來我一直擴大光譜,嚴肅的藝術之外,加入論壇、加入表演,後來連遊戲都進來,是台灣最早把遊戲放進數位藝術範疇的。事後也證明今日的元宇宙概念,就整個技術和邏輯,完全是從遊戲來的。」

整體來說,黃文浩所經營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是其最緊密與官方合作並使用官方資源的時期。在此期間秉著「研發、實驗、創作、育成、交流」為宗旨,一步步實踐1999年提出的反思與理想做法:組織技術與藝術策畫團隊,除了執行數位藝術展演外,也實驗研發更高端的技術,以實踐協助藝術家完成創作的理想。透過廣泛類型的競賽獎鼓勵培育科技藝術新秀,並從中找尋數位藝術發展的未來趨勢;同時也透過長期累積的藝術家交換駐村計畫,與法國、德國建立起互相交流的國際管道。


三十年始終桀驁不馴關注「科技」與「不明狀態」




2017年後黃文浩回到民營身份,以資金自籌方式於2018年成立台灣數位藝術中心、2020年成立虛擬藝術跨界實驗基地(VA Hub),兩者分別由數位藝術基金會與在地實驗經營。一方面由數位藝術基金會持續作為台灣數位藝術研發與整合單位,近期著重在包含AR、VR與VTuber等沉浸式藝術(immersive arts)技術研發,專注探索虛實整合的未來藝術創造力開發,並積極營造產學合作 10。另一方面加強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後期即萌芽的「科技藝術」延伸技術扶植工作,這些技術包含動力機械與公共藝術、3D列印、光學掃描與建模、兒童科技劇場等 11

[在地實驗]從九零年代成為藝術圈第一批添購攝影機拍攝紀錄的團隊,接著探索網路、架設網路新聞臺、開啟數位藝術創作,再到累積實現台灣辦理大型科技藝術展覽的能量、摸索奠基展覽製作的基礎;接下來則是多年累積透過研發與獎項育成台灣的數位藝術人才,擴大數位藝術範疇光譜;目前更是持續鑽研符合未來科技趨勢的技術與創造性產出。一路走來將近三十年,[在地實驗]關注的始終都是科技,以及因應科技文化而產生出的「不明狀態」。

什麼是「不明狀態」?黃文浩認為就是具有創造力但又尚未被認可為藝術的混沌不清產出,如次文化。「我覺得創造力對我來講,是來自於次文化。主流文化不會出現這種東西,所以在地實驗一直以來關注因數位文化而產生的不明狀態,這樣對我們來講有個安心。就算我現在做的事情,二十年後不被承認為藝術,我也沒有負擔。」也因此延續早期人文論壇的「在地聊」,不斷開拓各式不同主題,從藝術聊到美漫、電玩到街舞,這反映出黃文浩對於次文化始終的關注,跟當年聊小劇場、地下樂團跟常民文化是同樣的邏輯。

另一方面,越往科技鑽研,越發落實黃文浩認為科技藝術不同於當代藝術的脈絡:「科技藝術跟當代藝術不一樣,當代藝術一定要有一個作文題目,而科技藝術本身就是一個議題,它的前進本身帶出來的反思,比當代藝術用象徵主義去表現來得好,這也就是我一直主張。」堅持走自己道路的黃文浩,就算所處位置對藝術領域而言是「邊緣」 12,三十年來依然屹立挺立著。回顧一則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剛成立時的報章簡報上,標題寫著黃文浩與張賜福兩人「桀驁不馴、志趣相投」,有趣的是,這個形容三十年後依舊貼切適用。


1999年7月11日民生報報導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



1. 資料來源:葉杏柔,《九〇年代「在地實驗」及其影像部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xYCHmlCzs&list=PLXJ_MjvcL-q7SSH9h6iLZaxw92NUlMHzl&index=4
2. 資料來源:葉杏柔,《九〇年代「在地實驗」及其影像部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xYCHmlCzs&list=PLXJ_MjvcL-q7SSH9h6iLZaxw92NUlMHzl&index=4
3. 資料來源:陳愷璜,《試圖掌握時代的特質(人文論談活動簡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bvnfhLUOU
4. etat.com可謂是台灣藝文組織間最早的網站,在網域名稱尚未有太多競爭者的1995年即註冊上線。
5. 資料來源:葉杏柔,《九〇年代「在地實驗」及其影像部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xYCHmlCzs&list=PLXJ_MjvcL-q7SSH9h6iLZaxw92NUlMHzl&index=4
6.資料來源:葉杏柔,《九〇年代「在地實驗」及其影像部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xYCHmlCzs&list=PLXJ_MjvcL-q7SSH9h6iLZaxw92NUlMHzl&index=4 7. 資料來源:葉杏柔,《九〇年代「在地實驗」及其影像部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xYCHmlCzs&list=PLXJ_MjvcL-q7SSH9h6iLZaxw92NUlMHzl&index=48.資料來源:《黃色潛水艇》,2001.09.24,台北當代藝術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od4-zMESA0 9. 阿福為張賜福的綽號。 10.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網站 https://dac.tw/about/
11.資料來源:葉杏柔,《【在地實驗+數位藝術基金會】邊緣是眺望遠方的方式》https://mag.ncafroc.org.tw/article_detail.html?id=8a80828591798b5a0191980cb05f005e
12. 葉杏柔的文章《【在地實驗+數位藝術基金會】邊緣是眺望遠方的方式》指出「站在懸崖邊、河岸邊,你會比較容易看得到山的那一邊、河的對岸有什麼」,說明數位藝術基金會與在地實驗所踩的位置,相對藝術領域而言是「邊緣」,但是,對於社會發展脈動而言,該位置是更能敏銳察覺數位文化蛻變的「中心位置」。文章出處:https://mag.ncafroc.org.tw/article_detail.html?id=8a80828591798b5a0191980cb05f005e




關於訪談者


黃文浩

黃文浩,1959年生於臺灣彰化,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植物學系。自1983年迄今一直從事現代藝術之創作,曾多次入選國內各項現代美展,並發表多次個展。1988年與莊普、劉慶堂、陳慧嶠等人共同發起成立「伊通公園現代藝術空間」。1995年成立「在地實驗」並擔任藝術總監。2000年與顧世勇、張賜福、王福瑞共同成立在地實驗[媒體實驗室],持續進行互動裝置的藝術性探索及技術研發,並共同發表作品《 [T]Art 》、《 黃色潛水艇 》等多項新媒體藝術作品。曾任「環境文化改造協會」常務理事、「SOCA現代藝術協進會」理事、「漫遊者-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策展團隊展覽統籌、2005年「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策展人、「故宮新媒體藝術中心初步空間規劃研究案」計畫主持人。2006年起承辦「臺北數位藝術節」並成立數位藝術中心籌備處,2008年擔任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2009-2017擔任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2018年起擔任台灣數位藝術中心(DAC.TW)執行長迄今,2020年成立虛擬藝術跨界實驗基地。



20 Something——科技藝術獨立組織調研計畫

贊助單位:
概念發起:鄭淑麗
策畫執行:超維度 Dimension Plus
調研編輯:陳品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