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人生大成、延續學習之路—KUBU







訪談與文字整理I陳品伊



10–22–2024

︎ 專題
︎ 20 Something

集人生大成、延續學習之路—KUBU

Bringing Together a Lifetime of Learning - KUBU


Kulturhus Björkboda KUBU


Tuomo Tammenpää,一位看似嚴肅實則親合友善的芬蘭光頭大叔,從2018年開始出現在由超維度主辦的活動中,2019至今更持續與超維度合作「文化燉」,一個以駭文化(Hack Culture)為概念出發的文化交流計畫,在不同文化的差異間尋找相似之處,透過貼近生活的日常數位事物,翻轉固有文化的習以為常,發掘新滋味。在幾次的「文化燉」交流中,Tuomo施展各種本領,除了拆解台灣跟芬蘭電鍋,再拿各自的電鍋煮異文化的食物外,他又是刻木板、DIY顏料進行版畫印製,又是搜集各種學員找來的聲音進行混音,甚至活動宣傳的視覺也是他設計的。以趣味互動作為核心理念,並從事二十多年數位互動設計與藝術創作的Tuomo,最近多了一個新身份——複合式的藝文空間Kulturhus Björkboda(暱稱KUBU)的主人,他與太太Sali兩人在2021年在居住地Kemiönsaari買下一整棟廢棄小學建築,開始打造並經營KUBU成為當地的藝文新據點,也開啟Tuomo與Sali夫婦新階段的人生旅程。





早期開放硬件DIY / DIWO實踐到趣味互動的養成


Tuomo各種熱愛改造電子物品、動手做東西、讓東西變得更有趣的特質,源自於他的學習背景。Tuomo從小進入藝術學校學習,熟悉工藝和繪畫,也很幸運有機會接觸早期的家用電腦。當90年代初期,高中畢業的Tuomo進入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in Helsinki(現奧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修讀攝影,在學校第一次接觸到網路(那是尚未有圖像網路的年代),Tuomo對新技術在創意或替代用途中的應用感到十分好奇且興致勃勃,所以在思考要用哪種媒材創作時,他很快地就決定擁抱新技術而非傳統的攝影或是繪畫。

到了90年代中期,對於早期的數位設計學習者來說,人類與電腦的互動探索變得非常自然:「在當時顯然已經有圖形化的網際網路,突然之間人們能夠從中獲取資訊,世界各地的設計師與藝術家都在跟這類新科技一起工作,這類型的科技在當時被稱為新媒體。」然而,鍵盤、滑鼠甚至遊戲控制器等的互動方式顯得有些乏味和侷限,因此Tuomo和許多同好開始探索另一個世界——即電子物件、感測器和硬體的領域,挑戰在不深入工程專業領域的情況下獲得足夠的電子知識。幸運的是,網路將志同道合的人聯繫在一起,很快就有了blogs、新聞群組、倉儲(Repository),最終還有YouTube和社群媒體提供的無止盡DIY指南,目標為電腦打造客製化與具實驗性的介面,並找到除了螢幕、投影機和喇叭,還有透過致動器和馬達實現的照明和運動外,更新的輸出方式。在當時有趣且開放的時期,對於電腦與網路普及尚在初探的階段,開放硬體和DIY/DIWO實踐的意識框架,對許多當時像Tuomo這樣投入的人來說自然而然地增長起來,這些人在網絡上透過互相學習學到了很多,因此將知識回饋給社群變成很重要且自然不過的事,對他們而言雖然專利和保護知識財產權對創新行業很重要,但始終應該保持平衡,長期的創新能夠提供持久和廣泛的知識轉移和保存。



「在求學時期與新媒體接觸的時期,我的創作就已經遊走在設計與藝術之間,兩者之間已沒有清楚的界線」。到了2004年,Tuomo在英國Huddersfield駐村的期間,認識了接下來人生中的長期創意合作夥伴Daniel Blackburn,他們立即成為了朋友,Daniel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遊戲設計師和程式設計師,點燃了Tuomo設計思維中的趣味因子。 兩人玩了各種遊戲,從桌遊到電腦遊戲,並開始將這些有趣的使用者經驗導入到以實體物體作為電腦邏輯與玩家之間的界面的玩樂互動中,很快地就催生了他們的第一次合作專案「TileToy」。「TileToy」是一個模組化的電子遊戲prototype,採用可觸摸的LED遊戲磚,每塊塑膠外殼約2平方吋。「TileToy」的靈感來自LED手持遊戲的黃金時代,結合現代簡約設計,無需使用說明書即可玩的概念,讓玩家可靠直覺透過排列電子磚進行多款遊戲,從快節奏的街機遊戲到益智和學習遊戲皆宜。TileToy同時是一開源軟體與硬體的專案,在當時提供玩家動手改裝發揮的可能性。「TileToy」拉開了Tuomo和Daniel的合作序幕,後來他們以芬蘭作為創作據點,催生了眾多的設計委託和prototype,這些作品都繼承了玩樂互動和趣味作為優秀設計重要成分的理念,而趣味互動(Playful Interaction)也成為Tuomo自2004年開始的二十年至今,很重要且最棒的核心創作動力。




集人生大成、延續學習之路——KUBU


在Tuomo的職業生涯中,他大多的角色都是一位自雇型的概念設計師(self-employed concept designer),工作涵括數位互動設計、平面設計、數位藝術創作以及工作坊教學,由個人獨立接案,或是作為團隊成員參與大型專案進行其中的設計工作。不過到了2021年,這個職業生涯有了大改變,Tuomo跟太太Sali在機運巧合之下買下了一棟歷史悠久的學校建築物,再整理成複合式的藝文空間Kulturhus Björkboda(暱稱為KUBU),並在2022年5月開張。

Tuomo和Sali在先前已有與他人合作經營小空間的經驗。2012年,他們在Kemiönsaari島創立了一個合作社Vinde,經營社區咖啡館,並進行了一些類似KUBU會舉辦但規模較小的活動。咖啡館Lallavinde提供優質的咖啡、茶和當地有機午餐,同時也是工作坊、聚會和小型節慶的場所;而合作社至今仍存在並協助管理KUBU的財務。此外,他們還經營過幾個提供創作實踐和活動的工作室空間,其中一個仍持續規劃與進行的特別活動是每年十月至十一月在島上舉辦的Mörkö黑暗節,旨在一年中最黑暗的時期讚美黑暗的力量與美麗。

有鑒於Kemiönsaari島上沒有合適當代藝術或設計作品展覽的美術館或藝廊空間,擁有一個像樣展覽空間的念頭始終存在在Tuomo和Sali的腦海中。Tuomo憶道:「2021年,我和我的太太注意到島中央有棟美麗的學校建築正在拍賣。這棟建築已空置多年,擁有700平方公尺的空間,最古老的部分建於1912年。我們決定提出一個大概會被拒絕的低價進行標價,結果竟然沒有被拒絕,我們突然就拿到了鑰匙!」接著Tuomo和Sali邀請了擁有豐富經驗的藝術家/策展人/製作人朋友Lisa Roberts擔任當代藝術計畫的策展人,並在許多朋友的志願幫助下,很快地一個不錯的畫廊、小手工藝品店、快閃咖啡館和工作坊空間就成型了。



在KUBU營運至今的頭兩年,已經籌劃並舉辦超過20檔展覽,秋季和春季還舉辦了許多課程和工作坊,像是舞蹈課、藝術和手工藝工作坊。主辦或協辦的活動種類亦繁多,從當地協會會議到派對、研討會、社區活動、市集日到小型節慶皆可能發生,今年八月更成為當地結合了馬戲、藝術展覽、音樂派對、戶外活動等的重要藝術節Norpas的新據點之一。Tuomo和Sali期待打造KUBU成為一個開放給所有人從日常中親近藝術、用每個人自己的觀點來理解和詮釋藝術文化的地方。

二十多年來,Tuomo透過累積起來的經驗與人際網絡,持續擁抱最初踏入藝術與設計領域時,適逢新媒體剛問世,對於各種新科技抱持好奇又開放的心態;秉持著創意有趣互動與跟DIWO(Do It With Others)與他人一起做的理念,現在開花結果誕生了KUBU這個實體的獨立空間。關於KUBU正在展開的未來二十年,Tuomo賦予這樣的願景:「這棟建築應該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文化社區活動開放,並為當地社區和夏季訪客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活動的編排應符合訪客的需求,同時也能激發靈感和發現新事物。這意味著我們夫妻倆需要系統地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架構,使這個鄉村地區文化中心超越我們的生命而長存。我們尊重這棟建築作為學校的歷史,並希望它永遠成為學習、知識傳遞和探索的場所。」







關於訪談者


多摩·當明伯 Tuomo Tammenpää 


Tuomo Tammenpää是一位設計師、企業家和藝術家,常駐於芬蘭Kemiö,長期在設計委託、文化製作和實驗性原型設計之間投注時間與心血。在從事互動媒體藝術和數位設計二十年後,他將工作重點放在連接世界中的遊戲互動上,並擁抱開源硬體和「Do-It-With-Others與他人一起作」的理念。Tuomo 是柏林知識管理公司DMX的合夥人,也是Pixelache藝術節、Norpas藝術節和芬蘭專業平面設計師協會的成員。2016 年,Lisa Roberts、Daniel Blackburn 和Tuomo Tammenpää組成了藝術團體Pagan。2022 年,Sari Kippilä及Tuomo Tammenpää夫婦創立了Kulturhus Björkboda。

https://tuomo.tammenpaa.com/



20 Something——科技藝術獨立組織調研計畫

贊助單位:
概念發起:鄭淑麗
策畫執行:超維度 Dimension Plus
調研編輯:陳品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