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質化代幣能否用於建立(超越人類的)社群?藝術家於日本進行的實驗
Can NFTs be used to build (more-than-human) communities? Artist experiments from Japan
文|四方幸子(Yukiko Shikata)
02–28–2022
︎ 專題
︎ NFT
高尾俊介的衍生面具 #4683和 #1446
共有財是一個藝術領域
我在一九八〇年代初進入藝術界,得知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1921-1986)這位德國藝術家暨理論家,其作品常以社會、生態,以及精神議題為主題。我從博伊斯的能量流動(the flow of energy)世界觀當中發現了「資訊流」(information flows)的方向性。
我在 1990 年則以策展人身分踏足實驗媒體藝術圈,從那之後,除了數位資訊以外,我也一直在研究水、人、動植物,以及氣象等等的流動。在數位發展史當中,我尤其重視自 1970 年代以降誕生於美國西海岸車庫裡的電腦文化、以 GNU 作業系統為代表的自由軟體運動(Free Software Movement)、1990 年代末葉的開放原始碼運動(Open Source Movement),以及 2000 年前後由勞倫斯.雷席格(Lawrence Lessig)所提倡的 「自由文化」(Free Culture)、「共有財」(commons)等連綿相續的世界觀。
線上計畫 「派樂西王國」(Kingdom of Piracy;KOP)(2001~2005,共同策展人:鄭淑麗、阿爾敏.麥多士[Armin Medosch]、四方幸子)旨在探索二十一世紀以降數位共有財(digital commons)的可能性,而本計畫則是 「派樂西王國」 的持續實踐。2020 年底,「派樂西王國」 在(位於臺北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的 「岔派樂基因」(FORKING PIRAGENE)計畫當中復甦,並將研究問題群擴展至生物共有財(bio-commons),再次從 「共有財」 的觀點審視 「NFTs」 的內容,以回應 2021 年非同質化代幣(NFTs)藝術市場非比尋常的炒作。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誕生自宇宙,也就是共有財,人類所創造的數位資料亦然。這樣的世界觀就是希望藉由數位技術來恢復人類在世界各區域所發展出的智慧與文化,亦即與綿延不絕孕育萬物的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而從工業機械到數位科技的西歐現代性一直在透過全球化壓制或排除這些智慧與文化。儘管如此,這個世界觀並非否定現代性,而是要運用數位媒介,將現代與前現代的智慧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結合起來。為了實現這項目標,我堅信有必要超越今日仍占主導地位的 「藝術」 概念之範疇,讓藝術彷彿地下水脈一般滲透到所有領域。
在 2011 年 3 月 11 日東日本大震災,以及隨之而來的海嘯和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之後,我持續審視日本從明治時代(十九世紀後半葉)以來究竟是如何接納現代性。這也意味著要面對從自然與人類的關係中發展而來、自日本列島有人居住以來便持續存在的精神性與文化。然而,由於明治時代突如其來的現代化,這種精神性與文化在這一百五十多年來一直受到排斥。
進入後疫情時代(post-pandemic era),我以 「為了人類與非人類(non-humans)的生態人文(Ecosophy)[1]與和平」 作為生涯主題,目前所有的活動都以此為基幹開展。在去年(2021 年),為了紀念博伊斯的百年誕辰,我籌辦了 「想像力即一種 『資本』 形式」(Imagination as a form of ‘Capital’)以及 「 『精神』 即能量|石.水.森.人」(Energies as ‘Spirits’ - Stones, Water, Forest, Human)這兩場論壇,都是立基於博伊斯的 「藝術=資本」(Kunst = Kapital)和 「社會雕塑」(Social Sculpture)等概念之上。後者也是今年(2022 年)將全面展開活動的藝術共有財 「對話與創造之森」(位於日本長野縣茅野市)之創始活動。
「對話與創造之森」 位於日本列島的中央、相當特殊的諏訪、八岳區域,亦即橫亙東西的中央構造線(Median Tectonic Line)與縱穿南北的糸魚川-靜岡構造線(Itoigawa-Shizuoka Tectonic Line)(中央地塹帶 Fossa Magna 西端邊緣,連結日本海側與太平洋側)的交會處。該區域自繁盛了萬年的繩紋時代(Jōmon period)中期文化(一萬五千年~五千年前)開始,便孕育出獨特的自然信仰與精神文化,並且一直傳承至現代。「對話與創造之森」 位於八岳山麓森林之中,在歷史上是 「入會地」(共有財),到了現代亦從未屬於任何人。「對話與創造之森」 在這樣的場地招聘藝術家,透過思索和作品創作等活動,在後疫情時代中,共同探索孕育自藝術的嶄新生態人文(自然、精神、社會)與公共創造。我們也希望透過 「山地媒體(Mountain Media)」(由音樂分享平台 SoundCloud 創立者艾瑞克.瓦爾佛斯[Eric Wahlforss]所命名)這個平台,將這個場地的活動傳達至國內其他地區和國外,並傳達當地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談話與訊息。
綜觀歷史,人類長久以來都以狩獵為生,因而對森羅萬象心存敬畏,並且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抱持著自己亦為生命循環之一部分的世界觀。隨著農業的發展,儲藏與個人財產等概念逐漸形成,人們不再敬畏宇宙萬物。可支配/無可支配以及所有權導致顯著的財富分配不均。隨著文字及各種紀錄媒體的發展,自工業革命以來,以西歐為中心,物品與資訊的持有和支配規模開始擴大、加速,以及全球化。
在二十世紀,時間、空間、人們,甚或所有非人類的存在都處於資料的掌控之下。隨著網際網路在二十世紀末葉開始普及化,數位共有財(digital commons)與壟斷支配這兩股向量(vector)彼此對立。2011 年發生在美國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導致資料監視逐步強化(設置在公共空間的閉路電視攝影機數量也同時增加)。1960 年代,由自行組裝電腦所創造出的反主流文化(counter-culture)或是自由文化(free Culture)等系譜,在所有面向都受到壓制。到了現在,即便是人類(無論是支配者或是受支配者)也在演算法的支配下從事日常活動(就連 NFTs 也不例外)。而 「共有財」 與 「NFTs」則處於完全相反的力向量上。
「在共有財做為構成元素的世界中,人們因為共同利益而結合:即某一種共享資源的非剝削性使用,因此這個資源得以長期存在。這至少是部分地超越資本主義及開發主義(extractivism)所導致的毀滅性效應,指向一個資訊及實體存在都能被理解為 「需關切之事物」的世界。相較之下,NFTs 則指向所有關係皆是透過商業交易來表達的世界,在其中私人資產是主要存在形式。」[2]
以博伊斯為濫觴,到媒體藝術的策展,再到 「對話與創造之森」,我一以貫之所抱持的理念,是從資訊流所窺見的世界,在其中,有各式各樣的非人類存在——動植物、在這之外的生命與事物,數位實體也包括於其中——它們之間的複雜互動才是重點。在那個世界裡,任何事物都不受其他事物所支配,彼此之間維持自我約束和相互獨立的關係。含納了這一切的生態系統本身才稱得上是 「共有財」。
當前日本藝術家在 NFTs 領域的發展:
銷售藝術作品的實驗
2021 年在日本,著名的媒體藝術家一個接一個參與了 NFT 藝術。單就我的記憶所及,就有真鍋大度(Daito Manabe)、藝術團體 exonemo(居住於紐約)、藤幡正樹(Masaki Fujihata),以及落合陽一(Yoichi Ochiai)等人。真鍋打算先研究 NFT 這個系統,他成立了一個 NFT 實驗平台,銷售自己所屬音樂團體的 NFT 相關商品(九月)。exonemo 則活躍於 NFT 藝術領域的最前線,其成員千房Ken 輔(Kensuke Sembo)亦參與了 「無限物件」(Infinite Objects)這個體現 NFT 藝術熱潮的公司(https://infiniteobjects.com)。他們首先製作了一本以隨機點(random dot)構成的書籍,在展覽會上展示各頁面,並販售各頁面的所有權,然後持續關注持有人的資訊在區塊鏈上可視化之後的情況(連結隨機點[CONNECT THE RANDOM DOTS]),2021 年 10 月 16 日至 11 月 14 日於 WAITING ROOM 實體店鋪展出)。藤幡正樹則是挖掘出 1980 年代末葉的幾幅數位畫,並為分別標註版本,每一幅均以一百萬日圓上架(全部都是原創作品),他設定只要購入者人數增加,價格就會隨之下降(「嶄新共有財」(Brave New Commons),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 月於 3331 藝術市集[3331 Art Fair]展出)。落合陽一則是在一檔處理數位與物質(雕塑、平面作品)之間多重過渡與循環的展覽中,以不同的規格將展示作品作為 NFTs 出售。( 「浪潮再數位化」[Re-Digitalization of Waves],2022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13 日於「研究:大阪關西國際藝術節」[Study: Osaka Kansa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他們的重點都是利用 NFTs 來銷售作品,以及透過共同所有權和分散式所有權來使價格發生變動。
克莉絲汀.保羅(Christine Paul)在其文章〈非同質化代幣藝術——銷售機器或媒介?〉(NFT art - a sales mechanism or a medium? )[3]當中的分類,可說是批判性地納入她所批判的銷售機制,但這似乎並非針對媒介(medium)本身的批判性實踐。在這之前,保羅於 2014 年左右曾經言及一項探索區塊鏈作為媒介的可能性之計畫。這些實例,無論是創造性的實踐或是所有權的公開,均散射出朝著共有財發展的曙光。
日本最近的發展表明,就連媒體藝術家也在挑戰自己,嘗試使用新媒體,其中許多藝術家都在艱難地琢磨如何切入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 NFTs 等媒體的核心。值得稱道的是,即使這個現象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他們也並未對這些新興的威脅束手無策,而是幹勁十足地投身戰場。然而,與其沉醉於這種行為的自我滿足感、在該處結合的有志一同者彼此的社群情感(對網際網路初期自由氛圍的懷舊感,儘管就平台基礎設施而言是完全相反的),以及(智慧型)合約的美感等嶄新世界,我們仍須在分割它們之同時持續地介入。我願意相信,這並非在不對抗科技的情況下搶搭 NFTs 的便車。
魚住剛的挑戰
「在當今的 NFT 領域,作為加密貨幣技術的去中心化幾乎蕩然無存。事實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觀念與 NFTs 的觀念已日漸分歧。」[4]
「NFTs 乃侵犯著作權行為的反面(攻擊NFTs者才是侵犯著作權者),我認為,NFTs如今已受到規範。我是無政府主義者,所以我不使用 NFTs,這樣講應該比較容易想像吧。」[5]
日本媒體藝術家魚住剛(Goh Uozumi)早在 2014 年即先驗地(a priori)發表以區塊鏈為創作媒介的作品。他自 2000 年代後半的學生時代起,便開發出 「自治分散網絡系統」(Autonomous Distributed Network System)作為其作品發表,我從那時起便一直與他進行討論。魚住長期以來都無法接受資本主義這個系統,他在接觸區塊鏈之初,便說道:「我確信這將會成為對抗這個在過去任何人都無法獨力撼動的不公義世界之突破口。」。他在 2014 年發表了 《無信任》(TRUSTLESS)這件作品,他從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反監督系統(decentralized anti-surveillance system)與加密貨幣領域獲得靈感,發展出他自己的 「信任」(trust)概念。隨後,魚住剛從 「開創文化尊嚴存在可能性之系統」 的 「整體博物館」(Whole Museums)構想開始,到現在為止發表了各式各樣的作品發表過各式各樣的作品。
魚住寫道:「區塊鏈在這裡的效用是,在協定的公正性優先之情況下,它將成為 『新型態的公共性』(new public),並且使作為區塊鏈主體的 『分散式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成為可能實現的存在。此外,這裡所謂的公共性,是指在人類對這個世界認知的階級關係中,處於基礎自然之上與人工物之下的領域。這是一個考慮到更為基本的經濟機制的領域,它不依附於資本主義等特定時代的經濟邏輯,而是透過人們(包括非人類)在生命尊嚴方面的共同課題,例如全球環境、文化與衝突等等,來促成社群意識。」[6]
關於 NFTs,魚住則如此寫道:「就 NFTs 而言,只能討論其可能性的時期,已經是過去幾年的事了;現在該是根據數年運作之後的結果,判斷現實究竟如何、核心該是什麼的時候了。我認為,NFTs 幾乎沒有藝術上的吸引力可言。在加密貨幣與藝術領域明明有包含我在內的眾多先驅者,卻有太多人完全忽視這一切,僅著眼於 NFTs。」[5]
「NFTs 被吹捧的大多數成就,都能透過其他科技來達成,而且也早已達成。數位媒體藝術在 NFTs 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也有其市場,只是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清楚,又或者是業界相關人士視而不見罷了。然而,NFTs 也未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說,一部分的藝術家已可透過數位媒體作品大賺一票,這一點經常被歸功於 NFTs 的協助,但其實是加密貨幣才讓它成為可能。我們可藉由探討早於 NFTs 出現的其他虛擬幣所造成的 『虛擬貨幣泡沫』,來理解忠誠的 『社群』 之成形,以及隨之而生的過度投機。我經常在 NFTs 與藝術的脈絡下,看見那種將 『社群』 當成良善事物的天真肯定,我覺得那真是無知且愚昧。希望他們至少意識到,散播這種肯定也可能是有害的行為。」[4]
NFTs 成為社群或捐獻的可能性
exonemo 的千房 Ken 輔在 2021 年 10 月 12 日寄給筆者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比起 NFTs 投機性的部分,他更關注的是 NFTs 作為社群代幣(token)所產生作用。比如某作品的版本在更多人持有下,可以形成社群的自我認同。他也列舉高尾俊介(Shunsuke Takawo)的作品 「衍生面具」(Generativemasks;2021~)、「加密龐克」(Crypto Punks),以及 「Art Blocks」 為例。
高尾俊介的衍生面具 #4941
身為創意編碼(Creative Coding)的實踐者,高尾俊介在這幾年中一直運用 Processing 程式語言去探索衍生型態。他把衍生式(generative)作品當作 NFT 藝術銷售,從而建構出新的社群,同時將銷售額捐贈 Processing 基金會,作為他對該社群生態系統的貢獻。千房對此說明:「 『衍生面具』 的持有者因愛好與興趣彼此連結,由於這些作品在區塊鏈上是可追蹤的,這彷彿賦予社群自主的權力。」千房還提到,儘管如此,當社群意識逐漸高漲,也會成為一種類似宗教的存在,高尾也舉了以太坊(Ethereum)的社群作為例子。
千房提到,我們或可從「社群是否開放參與,而非社群作為一件作品是否完整」來評價社群。他指出,區塊鏈或許是評價作品的另一種方式。此外,千房還說明,「其實說穿了,區塊鏈只不過是一個牢不可破卻又透明清楚的資料庫;但我認為區塊鏈已觸及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東西(信用、信任),許多應用正是靠它創造出來的。」我認為這是一項重要的觀點。
魚住宣稱,「我認為 NFTs 在藝術領域的用途,僅限於簡單的捐獻罷了。即使如此,如果把稅制也納入考量的話,這可能也不是一項有意義的用途。」[4]
正如他們所考察的內容,如果 NFTs 的功能不過就只限於社群的形成或是捐獻這種程度的用途,然後考量到在 NFTs 以外也可以形成社群或是進行捐獻的話,NFTs 的存在意義與未來的可能性或許也就是一戳即破的存在吧。
另類機器 《潰雪 》(2021-2022)@東京WHITEHOUSE-土井樹攝
自治式分散網絡,生命網絡
在這些情況下,我發現援用科學的新興途徑之可能性,例如自治式分散網絡或人工生命研究等等。人工生命研究者團體 「另類機器」(ALTERNATIVE MACHINE)(池上高志[Takashi Ikegami]、土井樹[Itsuki Doi]、升森敦士[Atsushi Masumori]、丸山典宏[Norihiro Maruyama],以及johnsmith 於 2021 年底所發表的兩項運用 NFTs 的作品,便讓人感受到全新的突破(《另類機器》 展覽,2021 年 12 月 28 日至 2022 年 1 月 23 日於 WHITEHOUSE 舉辦)。
「另類機器」 是由人工生命研究者池上高志領導的團體,旨在挑戰理論與科技的社會應用。《潰雪》(SNOWCRASH)這件作品把某個 NFT 藝術作品的資料,運用音響延遲線記憶體(1950 年代所使用的電腦儲存設備)以音波形式儲存於展場空間。由於資料是以音波形式保存,一旦參訪者在展場內發出聲響,就會破壞該作品的 NFT 資料,威脅到區塊鏈的 「獨特性」 特徵。這件作品尖銳地批判區塊鏈科技只能保證 「作品的所有權」,而無法保證 「作品的獨特性」。
另類機器 《生命 》(2021-至今)@東京WHITEHOUSE
另一件作品 《生命》(LIFE),則是用 「以太幣(以太坊區塊鏈上使用的貨幣)為養分,在區塊鏈上自主且持續自我複製的智慧型合約(等同於能動者)」(《另類機器》)。由於能動者為了繁衍後代所需的能量(亦即以太幣)有賴於 NFTs 的銷售報酬,所以能動者會發行與自己相關聯的 NFTs。《潰雪》的銷售僅限於展覽期間(因為它把展覽空間當作 NFT 藝術的資料儲存裝置使用,所以隨著展覽結束,作品資料本身也會消失),而 《生命》 則是在展覽期間利用測試網(test net)展示了 β 版,近期將會在主網 「發行」,人們就可以從 NFT 市場上購入。
魚住剛是最早關注區塊鏈的人之一,並且多年來一直在思索與創造區塊鏈相關作品。他表示:「因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由非人類的異質性物件所構成的社會,所以我們不會做那些人類意料之中的事。」[7]
根據他的說法,作為 「電腦」 之核心、能夠吸引非人類的 「計算」(calculation)乃影響他的事物之一。「人類為了探索宇宙的變革動力,一直試圖透過創造生命,而非事物,來理解生命的實際存在。」[7]
魚住剛發現,整合這一切的正是自治式分散網絡(autonomous distributed network)。「……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從本質上來看,合理最大化的變革動力並非個別人類,而是涵納人類的自然。自然創造出整齊的秩序,換言之,在這個持續走向熱寂(heat death)與自我組織化的宇宙當中,我們必須牢記,生命才是適度地破壞與創造宇宙動態秩序者。」[7]
如同魚住所說明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生態系統所納入的並非人類中心主義,而是廣義的宇宙與自然的過程(他並未使用 NFTs)。而 「另類機器」 亦透過人工生命研究破解 NFTs。這些都是將共有財擴張至人類與非人類(包含數位實體)的大膽實驗,我認為這才是當今藝術家應該開始著手的實踐。
我們期待類似 《另類機器》 在陳舊價值觀與慾望湧動的 NFT 藝術圈背後進行的創造性介入,能夠四處展開。如此一來,才能邁向菲利克斯.史鐸德(Felix Stalder)所言及的、由 「超越人類的共有財」(more-than-human commons)所構成的世界。
————
註釋:
1 | 生態人文:法國哲學家暨精神分析家皮耶爾-費利克斯.瓜塔里(Pierre-Félix Guattari)在《三種生態學》(Les Trois écologies)(1989年出版)一書中所提倡的環境、精神與社會生態學。
2 | 菲利克斯.史鐸德,〈從共有財到NFTs:數位物件和激進想像〉(From Commons to NFTs: Digital objects and radical imagination),2022年1月31日。
3 | 克莉絲汀.保羅,〈非同質化代幣藝術 — 銷售機器或媒介?〉(NFT art — a sales mechanism or a medium?),2022年2月18日,《藝術報(The Art Newspaper)》
4 | 魚住剛:摘錄自2022年2月18日寫給四方幸子的信件中。
5 | 魚住剛:摘錄自2022年1月27日寫給四方幸子的信件中。
6 | 魚住剛,〈面對即將到來的世界 — 分散式帳本時代的文化基礎概論〉(Toward the coming world-Introduction to the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the distributed ledger era),《美術手帖》(Bijutsutecho),2018年12月號。
7 | 魚住剛訪談,《美術手帖》,2018年12月號。
作者簡介
四方幸子 (Yukiko Shikata)
Photo credit: 新津保建秀
四方幸子為策展人與評論家,同時身兼日本美術評論家聯盟(AICA)會長、「對話與創造之森」(Forest of Dialogue and Creativity)藝術總監、多摩美術大學(Tama Art University)與東京造形大學(Tokyo Zokei University)客座教授,以及武藏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 University)、情報科學藝術大學院大學(IAMAS)與國學院大學(Kokugakuin University)研究所講師。她透過關注「資訊流」 來貫串現有領域。她自 1990 年起曾擔任佳能藝術實驗室(Canon ARTLAB)、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以及日本 NTT ICC 藝術中心的策展人,也曾以獨立策展人的身分策劃許多實驗計畫與藝術節,例如 「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Mediacity Seoul)(2012)與 「札幌國際藝術節」(SIAF)(2014)。她於 2020 年主持 「日本美術評論家聯盟研討會」 和 「微媒體藝術節種子活動」(MMFS),於 2021 年主持 「資訊即一種 『想像』 形式」(Information as a form of ‘imagination’)與「精神即能量」(Spirits as Energy)兩場論壇。http://yukikoshikata.com
English:
Can NFTs be used to build (more-than-human) communities? Artist experiments from Japan by Yukiko Shikata
「從共有財到 NFTs」 中文報刊出版計畫
計畫發起 | 鄭淑麗、史鐸德、夏多內
專文撰寫 | 菲利克斯.史鐸德、四方幸子、米雪兒.卡斯普札克、丹尼斯.「亞羅米爾」.羅伊歐、康妮莉亞.索爾法藍克、賈雅.克拉拉.布蕾克、李紫彤
編輯策劃 | 超維度互動 Dimension Plus
英文翻譯 | 黃亮融、王聖智
執行編輯 | 陳美璇、陳品伊
視覺設計 | 劉醇涵
本出版計畫系列文章中文翻譯由超維度互動 Dimension Plus 支持,並由維度協力於網路刊載中文數位版本。
計畫發起 | 鄭淑麗、史鐸德、夏多內
專文撰寫 | 菲利克斯.史鐸德、四方幸子、米雪兒.卡斯普札克、丹尼斯.「亞羅米爾」.羅伊歐、康妮莉亞.索爾法藍克、賈雅.克拉拉.布蕾克、李紫彤
編輯策劃 | 超維度互動 Dimension Plus
英文翻譯 | 黃亮融、王聖智
執行編輯 | 陳美璇、陳品伊
視覺設計 | 劉醇涵
本出版計畫系列文章中文翻譯由超維度互動 Dimension Plus 支持,並由維度協力於網路刊載中文數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