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有財到NFTs:數位物件和激進想像



From Commons to NFTs: Digital objects and radical imagination


文|菲利克斯.史鐸德(Felix Stalder)
譯|黃亮融


01–31–2022

︎ 專題
︎ NFT

瓦瓦雷拉(Emilio Vavarella)的 《谷歌三部曲 | 問題回報 》(THE GOOGLE TRILOGY | Report a Problem),2012

數位文化一直是激進的社會想像來源之一。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很少有比重新定義資產關係來得更為激進的。

過去逾半個世紀中,思考數位物件做為資產的方式有三種:二進位大型物件(binary large object, blob)資料、軟體程式碼和資訊「內容」,它們可以是智慧財產(最初為著作權形式,後來也可以是專利形式)、共有財產(無償授權形式),或 「認證副本」(區塊鏈為主的「非同質化代幣」,即Non-fungible tokens,本文以下以 「NFTs」 簡稱之)。資產關係在各個面向上形塑著社會及文化,而上述的各個想像形式都提出獨特的社會願景。智慧財產傳達的願景在結構上是保守的,突顯出生產商品的公司及被行銷包裝成天才的藝術家個體。相較之下,共有財產和認證副本所推行的,則與現況有著根本上的斷裂,同時,這二者之間也極為不同。雖然未來要出現另一種將數位加以組織為資產的方式並非不可能(誰知道呢?),在此歷史時刻,共有財產和認證副本是目前所能被想像出來的激進變化方式,儘管這種激進變化不一定往好的方向發展。


共有財:數位物件做為社群媒介


1980 年代初期,軟體做為著作權的模式被微軟等公司所確立。微軟執行長蓋茨(Bill Gates)在其知名的 「致愛好者的公開信」(An Open Letter to Hobbyists, 1976)中提出此一概念框架,以攻其不備的方式,將先前所被接受的軟體分享稱為「剽竊」。在蓋茨的憧憬中,他將電腦使用者分為(原始碼的)「製造者」及(二元碼的)「消費者」,並將其關係組織成一種商業交易。

蓋茨的願景觸發了一項反抗運動,其主要是以先前的開放同儕文化看待軟體,並產生不同的方式來恢復並擴展使用者/程式設計師的社群(Stallman 1985)。這項運動提出 「著作傳」(copyleft)授權的概念:這是一種極為聰明的法律截用,將 「著作權」(copyright)的社會動能轉向而為其所用,能藉此在法律上保障個人自主權(即使用、改編軟體的能力,並以此突破對被動消費者/終端使用者之限制)及建構社群之能力(即分享副本及改良版本之權利,藉以對抗商業交易的排他性)。這項自由軟體運動(Free Software movement)的主旨具有政治性/道德性,用史托曼(Richard Stallman)的話來說,它希望讓每個人獲得 「幫助鄰人之自由」。在 1990 年代期間,這項運動成長迅速,特別是因為網際網路大幅地降低數位物件傳播和協調大量自願者所需之成本。因此,這個起初僅存在於想像的社群,後來以極為引人注目的方式化為真實。

然而,儘管這個社群的精神和價值一直維持堅定,其驅動力很快就轉往更實際的面向。軟體做為共享資源的基本概念,及一個分散式社群能不受合約及商品發表期程的限制並汲取這項資源的能力,變成發展複雜知識商品的一種組織框架,而且還相當有生產力(Benkler 2002)。在世紀交替之初,有二股力量——網路文化之反文化社群的根源(Turner 2006)和以網路為核心組織之日漸壯大的金融和文化力量——在關於以網路力量克服舊有限制並建構出一個自由、合作之國度這方面,創造出一種混合了實際性及烏托邦式的醉人思維(Moglen 1999)。

隨著網路進用及對其熟悉度擴展超越了高度技術化的次文化,數位資產在關於非技術性 「內容」 方面的問題也變得劇烈。藉由連結免費軟體之新體驗與共有財之舊實踐,一種社會可能性的新視野隨之出現(Boyle 1997),也與全球正義運動中 「另一個可能的世界」 之願景有部份重疊。

「分享」 又被重新定義為 「關懷」(caring),甚至連大規模盜版這種公開的非法行為,也以 「檔案分享」(file-sharing)之名融入這個新視野中,架構為一種公民不服從的形式,以加快一種後著作權文化的必然出現。「派樂西王國」(Kingdom of Piracy, KOP;2002-2006)做為第一個關注這個新文化的國際藝術計畫之一,宣告了 「經常被譴責為盜版的免費數位內容分享,是網路的終極藝術形式。」

「派樂西王國」 截圖畫面

就法律面向來說,「創用CC」(Creative Commons)這類計畫將免費軟體授權的基本洞見帶入文化界和各個領域中——科學和文化出版(開放取用)、協同寫作(如維基百科)、音樂(網路音樂廠牌)、資料管理(開放資料)和其他更多的領域——諸多創新 「開放」 方法的出現,將數位物件視為非對抗性、共享的資源,讓人們能在最小的限制下取用,並依自身能力做出貢獻,這是一種參與式、 民主化的願景。

從政治經濟的觀點,由此出現的動態是 「非資本主義」 的,也就是並非直接與資本主義對抗,也並非完全被資本主義邏輯所收編,而這正是此願景的優點及弱點。其之所以為優點是因為它有能夠駕馭行動者們極度多樣化之結盟的能力,並創造出真實的創新,建構能夠長存的新形態合作典範(Weber 2004)。同時在文化領域,它也仍能做為一種不斷為找尋表達形式及不完全被商品化之整體邏輯所吸納的視野(Sollfrank, Stalder and Niederberger 2021)。然而,這同時也是其弱點。這是因為它讓這項運動缺乏面對持續的封閉過程(導致原始製造者的實質剝奪)之適當工具,形成它被 「競爭前合作」(pre-competitive collaboration)之資本主義邏輯所收編。而且新形態商業模式被導入後,同時消減了將軟體重新定義為服務之授權(因此去除了傳播改編版免費軟體時所產生之分享改良版本的需求),也藉由充分理解「分享」所創造出之社會互動的資本化,而擺脫了著作權的問題。故此,數位共有財及其對數位物件的定義雖然仍然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來源,但它的社會烏托邦願景實際上已萎縮至特定利基。


NFTs:人為稀有性所形成的資產


除了很大一部份技術上來說是開放資源的區塊鏈加密貨幣所形成的快速演變環境,在過去的五至十年間,出現一種以收藏藝術品或其他稀有物件為靈感的數位物件新框架。這二個世界——數位貨幣和收藏家物件——以 NFTs 的形式結合為一,成為進入區塊鏈的入口,而區塊鏈即代表對某個獨特、通常儲存於別的地方之物品的所有權。

這種(實體或數位)物件的主要特質為其稀有性、其所有權帶來的社會地位,以及可在特殊市場交易之能力。故此,這種對數位物件的理解在根本上,是與共享、非競爭性之資源的概念相衝突的。的確,獨特或稀少物件所代表的極端競爭形式,正是它們具有價值的必需條件。同時,它也擺脫了必須掌控副本的需要,因為它關注的是 「正本」,被視為與 「副本」 有著根本上的不同。然而,現今在數位脈絡下,從物質主義的觀點來看,「正本」 與 「副本」 的區分是無意義的,因為正本並不存在,而所有副本皆完全相同。不過,相同情況也存在於其他領域,例如:攝影界中,第一幅沖印原則上與相同影像的第一千幅沖印是相同的(無論來自實體負片或數位檔案)。儘管如此,藝術市場已找到在 「原作」(藝術家簽名之限量沖印)、「認證複製品」(由有權使用藝術家資產之藝術商所製作之獨家複製品)、品質和價格有所區隔的書籍,到廉價複製的海報、明信片、T恤,甚至是網路上流傳的 「劣質影像」 之間,導入細緻區別的方法。概念藝術透過不同形式的 「挪用」(appropriation)甚至也已經找到將大量製作的副本(如廣告),逆轉成動輒要價數百萬元之全新而極稀有的原創(Harrison 2012)。在這些例子中,價值並非來自物質,而是源於物件的關係屬性。以攝影來說,某一副本與其創作者愈靠近,其價值愈高,其中又以直接被藝術家觸碰過或以其他形式 「加持」 過的物件,其價值最高。

就 NFTs 來說,其稀有性來自將儲存於某處的單一副本(或少量的副本),相當武斷地指定為 「正本」或 「認證版」,再藉由在區塊鏈上儲存資料的方式註記此副本。區塊鏈本身並非儲存該稀有物件,而是做為其代幣。當所有交易都永久不變地被紀錄下來時,能毫無疑問地確認該代幣當下之擁有者;一種完美的交易工具。因為價值在於認證版副本的所有權,也就沒有控制未認證版之流通的必要。就算二者實質上是完全相同的,因為重要的是關係屬性,每一個副本也就不盡相同。

此外,這種數位物件做為獨特存在的新概念,已帶來實際的創新並創造出相當可觀的市場,但同時也造就了爆量的烏托邦思維:從所有權的民主化、市場型藝術(market art)的去中心化,到新類型文化表達的創造,及諸如多玩家線上遊戲或 Facebook 元宇宙(Metaverse)這些完全數位化環境中出現的全新 「創作者經濟」 行業。對其他人而言,更務實的是,他們終於找到了自身創作的市場,有機會在市場准許的情況下賺到一點錢。以當前階段的爆發性質來看,儘管藝術市場的內在邏輯傾向形成極為陡峭的金字塔型,也仍有進行實驗及獲得非典型成功的空間。

雖然其中夾雜著許多關於社群和民主的膚淺討論(經常不正確地與去中心化劃上等號),這種數位物件所提出的社會願景其實相當反動;它利用的是數位文化之中深度右翼的自由論傾向(Golumbia 2016),製造出獨立自營業者做為 「創作者」 之亞當.史密斯式社會的微小願景,並與金融化的巨大趨勢結盟(Haiven 2014)。它不但沒有挑戰已居主導地位的金融投機和競爭市場邏輯,還藉由誘使更多人遵從其遊戲規則,而將這樣的邏輯強化,形成另一種逐步深化新自由主義核心概念—— 「所有權社會」 願景的方式。



OpenSea的各種NFTs


從狹義的理解來看,這種數位物件帶回了 「天才藝術家」 和 「收藏家」 這類非常傳統的社會話題,即一種高度佔有性的個體之形式,以魅力和金錢的交流結合在一起。稍微再廣義一點地說,它所想像的世界中,所有權是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主導關係,就像卡恩(Nathaniel Kahn)拍攝的紀錄片 《萬物有價》(The Price of Everything, 2018) 中一位藝術品藏家所說:「金錢造就參與」,而每一種可能的關係都是商業交易。甚至再更廣義一點,它所想像的世界中,稀有資源的競奪和剝削即是社會生活的各種驅動力,而可怕的環境及社會成本則被忽略。另一種強化並擴展這種主導邏輯的方法,是榨取式資本主義(extractive capitalism)的毀滅性邏輯。

就系統性的觀點來看,NFTs 的投機泡泡是發生在另一個更大的加密貨幣泡泡之上。二者皆代表沒有內在價值、缺少使用價值的資產。也就是說它們只有純粹的交換價值,其價值僅在有更多資金流入該系統時才會隨之上升(典型的龐式騙局特徵),是投機操作的完美選擇;而且考量到這種投機操作不受監控的特性,它也是猖狂詐騙的完美工具。無論在較大的加密貨幣世界如此,在較小的 NFTs 世界也相同。所以這讓我們很難相信這一大一小的泡泡不會在某個時間點破掉而泡沫化。而考量到這二個泡泡的規模,及社會甚至在崩盤發生前就已浮現的危急狀態,其泡沫化的結果勢必會很嚴重(Nolan 2022)。

儘管如此,即使這些泡泡破掉,這些工具和想法也不會消失。還有一些利基很可能可以讓這種在區塊鏈上的 「認證副本」 概念變得有用,而且也不需要讓此概念與加密貨幣綁在一起。但這可能僅限於單一利基,也不會特別有趣,最有可能的就是多玩家遊戲和元宇宙。然而,考慮到這些平臺的高度中心化本質,區塊鏈或加密貨幣也沒有需要交易獨家數位資產,我們更有可能付美金和歐元來取得登錄於舊有中心化資料庫的專屬所有權。即便現在,在 NFT 市場中就已經可以觀察到驚人程度的科技中心化。



接下來會是什麼?


共有財和 NFTs 的烏托邦視野皆屬激進,也代表有著根本性差異的願景。 而它們的支持者採取具體作法,一步步在當前世界中實現這些想像,其所帶來的結果遠遠超越了數位。 在共有財做為構成元素的世界中,人們因為共同利益而結合:即某一種共享資源的非剝削性使用,因此這個資源得以長期存在。這至少是部分地超越資本主義及開發主義(extractivism)所導致的毀滅性效應,指向一個資訊及實體存在都能被理解為 「需關切之事物」 的世界。

相較之下,NFTs 則指向所有關係皆是透過商業交易來表達的世界,在其中私人資產是主要存在形式。在完全服膺於金融資本主義規則的情況下,這將產生同樣的結果,無論是在其自身領域(極度不平等)或在更廣大的非人世界中(資源耗盡及減損)。

一如以往,這個問題沒有二選一的答案,重點在於區塊鏈的科技潛力是否能用以促進超越人類之共有財的社會願景。 這不會是一件容易之事,畢竟它根植於數位文化中最具破壞性部份。然而,既然科技永遠不會消失,而其可能性也尚未探索完全,我們也沒有別的選項。


參考文獻

Benkler, Yochai. 2002. Coase’s Penguin, or, Linux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Yale Law Journal.

Boyle, James. 1997. “A Politic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nvironmentalism for the Net?” Duke Law Journal 47 (1): 87–116.

Golumbia, David. 2016. The Politics of Bitcoin: Software as Right-Wing Extrem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aiven, Max. 2014. Cultures of Financialization: Fictitious Capital in Popular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Harrison, Nate. 2012. “The Pictures Generation, the Copyright Act of 1976, and the Reassertion of Authorship in Postmodernity.” Art & Education (blog). 2012. .

Moglen, Eben. 1999. “Anarchism Triumphant: Free Software and the Death of Copyright.” First Monday 4 (8).

Nolan, Hamilton. 2022. “The Ticking Bomb of Crypto Fascism.” In These Times (Jan. 4).

Sollfrank, Cornelia, Felix Stalder, and Shusha Niederberger, eds. 2021. Aesthetics of the Commons. Zurich / Berlin: Diaphanes.

Stallman, Richard. 1985. The GNU Manifesto.

Turner, Fred. 2006. 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 Stewart Brand, the Whole Earth Network, and the Rise of Digital Utopianism.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ber, Steven. 2004. The Success of Open Sour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作者簡介


菲利克斯.史鐸德(Felix Stalder)



菲利克斯.史鐸德(Felix Stalder)為蘇黎士藝術大學(Zurich University of the Arts)的數位文化教授。其作品專注於文化、政治和科技動態的交會,特別關注公共財生產之新模式、著作權、資料化(datafication)、監控和主體性之轉型等。史鐸德不僅是學者,也是文化生產者、「nettime」 網路郵件討論群主持人、批判性網路文化的重要核心成員,及 「世界資訊學院」(World Information Institute)和 「科技政治工作小組」(Technopolitics Working Group) 之成員,二者皆位於奧地利維也納。史鐸德為多本出版品之作者/編輯,如:《數位團結》(Digital Solidarity, PML & Mute, 2014)、《數位狀態》(Kultur der Digitalität, Suhrkamp, 2016; Digital Condition, Polity Press, 2018)、《共有財的美學》(Aesthetics of the Commons, Diaphanes, 2021)及 《數位無意識》(Digital Unconscious, Autonomedia, 2021)。http://felix.openflows.com


English:
From Commons to NFTs: Digital objects and radical imagination_Felix Stalder by Felix Stalder

「從共有財到 NFTs」 中文報刊出版計畫

計畫發起 | 鄭淑麗、史鐸德、夏多內
專文撰寫 | 菲利克斯.史鐸德、四方幸子、米雪兒.卡斯普札克、丹尼斯.「亞羅米爾」.羅伊歐、康妮莉亞.索爾法藍克、賈雅.克拉拉.布蕾克、李紫彤

編輯策劃 | 超維度互動 Dimension Plus
英文翻譯 | 黃亮融、王聖智
執行編輯 | 陳美璇、陳品伊
視覺設計 | 劉醇涵

本出版計畫系列文章中文翻譯由超維度互動 Dimension Plus 支持,並由維度協力於網路刊載中文數位版本。